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武当杂志网  首页 文章分类
订阅|

文章分类

东阿二郎拳简介

  东阿二郎拳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,盛行于清朝末年,流传至今已有600余年,为鲁西一带独具地方特色的拳种。201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  据传,“二郎拳”其名称来历大体有武松(武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3 17:27 作者:道无涯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“十三势”不是太极拳

在太极拳界,许多人把太极拳称作“十三势”。笔者认为,这种归纳和称谓是错误的。之所以错误,是二者并不等同。非要用不等同的“十三势”来归纳称谓太极拳,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。当然,这也不能全怨当代的太极拳家。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3 17:19 作者:道无涯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初学太极拳推手三要点

一、关于用腰腰在太极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武术谚语说“形意拳、太极腰、八卦步”,这就明确指出太极拳以腰为主要特色,不会用腰就练不好太极拳。杨式太极拳强调以腰带动四肢运动,腰不动,手不发。陈式太极拳强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3 17:15 作者:道无涯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牵动四两拨千斤之“牵”

四两拨千斤,即是太极推手中以小力破大力,是借劲使劲,即借对方进攻之力,自己只需使用较小的力量,去改变对方力量的方向,破坏进攻者身体重心,最后变成一个合力去制胜对方。然而,人们往往容易忽视“牵动”二字,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3 17:13 作者:道无涯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太极拳与气功的结合

太极拳练到一定层次其表现为内力充足,阴阳分明,当然,我们要想练到体内阴阳各半,十分明确,则必须从源头练起。首先要学习炼气,只有在炼气的过程中,才可以打开周身经络,使其畅通,逐步将体内之元气调理顺畅,然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3 17:11 作者:道无涯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武当太乙熊门李氏唐手功夫概说

太乙熊门李氏唐手功夫是武当派武术,主要流传江汉平原的天门、京山、应城、汉川、仙桃、潜江、武汉、广州及云南等地,远播世界各地,深受广大武术爱好者的青睐,是一种既可防病健身又可防身自卫的优秀古老拳种。一、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3 17:09 作者:道无涯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太极拳的“完整一气”

  《太极拳经》中的经典之一:“其根在脚,发于腿,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,由脚而腿而腰,总须完整一气”,从细节到整体诠释了拳架动作连贯性、完整性的要求。从细节上看,“脚腿腰手”各自角度不同而功能有别,但“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2 11:36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小议太极拳与“太极操”之异同

  人们常责难一些人把太极拳打成了“太极操”,失去了太极拳真谛,那么太极拳与“操”(这里指广播体操一类)有什么不同呢?为什么不应当把太极拳打成“太极操”呢?  从根本上来说,太极拳是“拳”,即武术,是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2 11:35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古代“太极”概念演化和在传统武术中的应用

  “太极”这个术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精致概念和结晶,但出现时期并不太早,大致在上古代的战国时代(前475~前221)。太极的概念和原理又经历了从上古代时具象的具体论和术数论,而在中古代两汉时归于抽象的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2 11:34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逢转必沉到底该怎么沉

  “逢转必沉”是修炼太极拳的要诀,是提高拳艺的有效方法之一。那“逢转必沉”,沉哪里呢?在拳架演练中,又该如何操作呢?现以白鹤亮翅转左搂膝拗步为例,谈谈个人的体会,仅供有缘人参考。  前接白鹤亮翅的定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2 11:32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太极拳放松中的“真善美”

  太极松功所追求的,不外乎就是健康身体、陶冶性情、防身自卫、表演比赛、文化研究、继承传统等。归纳起来,可用“修正人心、抒发感情、改造生理、发挥良能”(王芗斋)十六个字表达。再往高精尖的顶端升华,还可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2 11:31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太极长拳考

  在《太极拳释名》中有一句话——“长拳——如长江大海,滔滔不绝也”。  近百年来,人们对这句话很困惑——“长拳”的含义究竟是什么?  杨澄甫在1934年出版的《太极拳体用全书》中说道:“太极拳之顺序,先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2 11:29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许宣平古传太极拳的研究

  唐代徽州许宣平,隐居山中,创太极三世七,《太极拳法精义》(沈家桢著)第二节许宣平之三十七式。原文:宋远桥氏“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及支流考”载:许宣平,身长七尺六,髯至脐,发长至足,行及奔马。每负薪卖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2 11:28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尚派形意拳的“整体发劲”和“三节合一”

  形意拳是中国的四大名拳之一,和少林拳、八卦掌、太极拳在武术界并驾齐驱。近代形意拳技击高手人才辈出,如“半步崩拳打遍天下”郭云深先生、“单刀”李存义先生、“铁脚佛”尚云祥先生等。尚云祥先生从学于李存 ......
发表于:2023-3-2 11:27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
学练太极拳的好心态

  一、知足——结缘太极  1、结缘的时间点  年轻时我们太忙,忙工作,忙家庭,无暇注重锻炼。等到有一天某个机缘,我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,这才挤出时间投入锻炼。何况对太极拳社会上有一种看法:这是公园婆 ......
发表于:2023-2-8 15:23 作者:武当-愚人
分享到:
阅读全文
    手机扫描二维码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Wudang Magazine Inc. ( 鄂ICP备13001712号-1 )鄂ICP备13001712号-1鄂公网安备 42038102000110号

网络经济主体信息